“我想给你们反映制种玉米款没有发放的问题……”“您别着急,我们将会详细核实相关情况……”大丰镇红山村监察信息员耐心地答复着村民马某。经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监察信息员立即向大丰镇监察办公室上报了该问题,该镇迅速对该村二片区负责人刘某涉嫌乱作为、慢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今年以来,呼图壁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有效路径,推进全县7个乡镇52个村、21个社区建立监督工作站,着力破解村级监督难题,切实打通村级监督“最后一米”。
据悉,为解决村(社区)监督难题,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监督体系,统筹村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各支监督力量,每个村级(社区)监督站工作人员由3人组成,选聘监督工作站站长、监察信息员232名。监督工作站紧盯党员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走访接访、列席会议、日常监督等方式收集群众的困难诉求和问题线索,在村(社区)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专项工作等方面,分片区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及村组织中行使公权力的人员进行常态化监督。
为进一步做好村级监督工作,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完善了村(社区)监督工作站学习培训、工作例会、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县乡两级对监察信息员开展培训73场次246人次,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等重点内容,使监察信息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管什么、怎么管”。
为提升监督质效,该县纪委监委制定完善《监督站工作手册》《监察信息员工作手册》,明确问题线索处置流程,监督站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工作站经过研判分析后,认为可以协调解决的困难诉求,督促村干部认真解决,无法协调解决的上报乡镇纪委;对于研判为线索类的问题,及时向乡镇纪委上报。
与此同时,为更好发挥监察信息员作用,该县纪委监委还探索建立了“12345”(一必学、二必参、三必听、四必看、五必访)工作机制,实现履职手册必学,工作例会、村“三重一大”会议必参加;群众反映的廉情信息、“急难愁盼”问题、对村干部、“访惠聚”工作队的批评意见必听;村民大会决议执行情况、村惠民项目落实情况、村“三务公开”情况、干部工作作风必看;定期走访低保、五保等弱势群众和“四老人员”,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推动形成村(社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一张网”联合监督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村级监督站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推动村级监督站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同向发力,使群众家门口的‘监督站’发挥‘大作用’,让小微权力阳光运行。”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呼图壁县纪委监委 王瑞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