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纪委(监察办公室)坚守职责定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预诊”“问诊“会诊”工作法,拓展信访渠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实效。
建章立制“预诊”。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乡、村、组三级网格体系,完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处置、反馈等制度机制,明确信访分流转办程序,普通信访问题由乡信访办负责,涉及党组织党员涉嫌违纪、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检举控告由乡纪委(监察办公室)处置。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设置乡纪委信访接待室和村监督工作站,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和村纪检委员轮班接访,做到三必听(群众反映的廉情信息必听,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必听,群众反映对村党员干部、“访惠聚”工作队的批评意见必听)、四必看(村<居>民大会决议执行情况必看,村“社区”惠民项目落实情况必看,村<社区>“三务公开”情况必看,村“社区”党员干部、“访惠聚”工作队等工作作风必看)、五必访(对低保、五保等弱势群体必访,对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必访,对有上访苗头的重点人员必访,对村<社区>“四老人员必访”,对受到过党政纪处分、组织处理的党员干部及行使公权力人员必访)。畅通线索反映渠道,张贴“监督工作站便民服务卡”865户,设置信访举报箱5个,公开来信来访地址、举报电话、举报网址,引导群众从“要举报”向“会举报”转变。
入户走访“问诊”。落实便民接访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围绕安居富民房修建、草场补贴发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26项监督重点工作列出“清单”,同时,定期组织村级监察信息员深入问题多、信访矛盾突出的村组,采取定向专访、上门走访、定期回访等方式,对信访问题作全面系统摸排梳理。“新地乡小分子村11户群众居住地势高,自来水无法正常供水”类似这样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纪检监察干部下访“问诊”,找准问题“症结”,对相关责任单位下发整改意见函,并督促其快速解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和受理信访举报问题16条,督促相关单位解决群众诉求问题14条,查办案件2件。
综合研判“会诊”。坚持把分析研判贯穿问题线索处置全过程,对疑难、复杂信访举报线索提请“室组地”协作区联合研判,尤其是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不实问题,共同商讨处置对策和违纪定性处理意见,从严从快“零容忍”查办。对于业务范围外的信访问题,耐心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及时转办,全程跟踪问效;同时,做好信访举报的沟通反馈,对实名举报的,及时采取当面沟通或电话回复予以反馈。对匿名举报且调查结果又不属实的,予以公布澄清,做到信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据了解,该乡实名检举控告受理告知率、办结反馈率均为100%,2022年重复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9%,实现了检举控告件处置质量和效率同步提升。(吉木萨尔县纪委监委 赵建刚 虎晓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