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的婚丧喜庆办事大厅承包出去三年却没有收承包费,导致办事大厅建成后没有产生任何收益。今天对你进行提醒谈话,向你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是木垒县纪委监委探索开展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提升监督执纪质效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破解“小微权力”上级监督偏远、同级监督偏软、群众监督偏难的问题,今年以来,木垒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延伸监督触角,发挥“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探索试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新模式。
木垒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委组织部、群众信访办公室、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村(社区)集体资产、债权债务规模和村(社区)“两委”班子职能发挥等情况,从全县筛选了22个村(社区)作为提级监督试点,制定印发《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方案》。按照动员部署、监督检查、总结提炼“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抓、联系乡镇纪检监察室负责、相关乡镇纪委具体配合、村监委会主任和村级监察信息员延伸的“室、组、乡、村”监督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体系,既解决了乡镇纪委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村监察信息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同级监督难的问题。并分批对全县236名村级监察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强化村监察信息员履职尽责意识,进一步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末梢覆盖延伸。
同时,为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木垒县纪委监委在“清风木垒”微信公众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在各试点村设置“三资”提级监督举报箱,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对反映“三资”方面的问题线索,由木垒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统一提级受理、各相关纪检监察室直查直办。
“‘提级监督’就是要做实做细末梢监督,有效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木垒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建立“提级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将“提级监督”工作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木垒县纪委监委 陈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