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八项规定,一个改变中国的政治语汇,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全面从严治党由此破题,一场涤荡党内痼疾顽症、大力扭转作风的战役就此打响。
在自治区纪委监委、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曾经屡见不鲜的违规公款大吃大喝、违规超标准接待等现象明显遏制,曾经“无伤大雅”的公车私用、收送土特产等问题成为不能碰的红线,曾经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顽疾被各个击破……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文件会议得到精简、公款吃喝全面整治、铺张浪费有效约束、“小金库”彻底清理,全州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推动着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境界,为昌吉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成效,见证着变化,感受到了充盈在庭州大地的清风正气。
以上率下 以身作则领新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加强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做法和成功经验。州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改进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深入实施“十项整治”,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88条负面清单,完善落实月调度季检查半年专项排查和重点问题问责通报曝光制度,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
从文风看会风,从会风看作风。这几年,干部群众感受最真切的是会开得少了,开得短了,干部能够有大量时间进行调研,解难题,办实事。近年来的昌吉州“两会”,会场朴实无华,发言直奔主题,简报量少质高,“简朴、务实、高效”成为主基调。
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三公”消费,全州各县市、各部门单位切实做到厉行节约、简化公务接待、遏制公款吃喝、加强公车日常管理,“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
在改进新闻报道方面。严控一般性会议活动新闻报道,认真执行字数、时长等规定,规范新闻体裁运用、职务表述、列名方式等。
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严于律己、厉行节约,为改进作风树立了可以看齐的标杆。广大干部纷纷行动起来,转变文风会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各级党政机关,“为民、务实、清廉”正深入人心。
迎难而上 抽丝剥茧找问题
作风背后反映的都是纪律问题,正风必须肃纪。
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列入监督执纪重要内容,对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州纪委监委紧紧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门类繁多的考核督查、多种多样的台账材料,给基层干部带来了负担,背后暴露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2019年,州党委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基层减负年”要求,制定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40条具体措施》,在精简规范文件报表、会议活动、督查检查考核等方面列出硬指标、立下硬规矩,着力纠治贯彻落实打折扣、走形式、搞棚架和担当不足、为官不为等问题,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从年初到年尾,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发通知、下禁令、明规矩,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和惩戒问责,狠刹节日期间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公款旅游、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
破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顽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全州从整治“节日风气”入手,抓好违规吃喝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老问题,深挖细查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深化公款吃喝、“变相游”和餐饮浪费等专项监督,开展利用名贵特产资源谋取私利、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小金库”等专项整治,督促开展违规发放津补贴和违规缴纳公积金、补充医疗险等问题专项清理,抽丝剥茧找问题。
五年来,全州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064件3747人,处分2008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482件576人,充分显示出八项规定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作风建设成果带来的反腐红利显而易见。
作风建设 永远没有休止符
动真格,成为了人们对中央抓八项规定的突出印象;持续动真格,成为过去5年的常态,形成了知畏知止、收敛收手的压倒性态势。
州纪委监委始终把从严从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整治“四风”、办公用房、公车管理、公务接待等方面,带头践行,取得明显成效。
重要节点曝光、日常曝光、专题曝光,我州强化党内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注重运用新媒体,设立曝光平台,形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州、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督促职能部门强化主责意识,加大制度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规定,对存在制度空白、制度短板、模糊地带的,及时修订完善,列出正面、负面清单,强化管理监督,用制度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反复发生、居高不下的问题,以及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综合运用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四风”问题突出的县市和部门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持续做好监督检查“后半篇文章”,推动建立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制度体系。
展望未来,问题令人清醒,犹须敬终如始:“不敢腐”的问题已初步解决,“不能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犹存……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狠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成效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为昌吉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开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