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监督在线
  4. 派驻监督
  5. 正文

昌吉州:用好 “第一种形态” 实现派驻监督 常态化

日期:2020-09-17 18:35:19
文章来源:纪委监委网站

“感谢组织对我的及时提醒,让我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一定吸取教训、深刻反思、严肃整改。”近日,昌吉州纪委监委派驻州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对州疾控中心李某约谈时,李某惭愧的说。

如今,这样的谈话提醒在昌吉州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已成常态。昌吉州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监督职责,坚持把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监督执纪“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州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共运用“第一种形态”363人次。

该州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政策的能力,促使其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四种形态”,深刻认识“第一种形态”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从思想上扭转以抓大案要案论英雄的政绩观和执政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监督执纪方式,实践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在抓“前”、抓“早”、抓“小”上下功夫。通过党内组织生活,查找党员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的失修行为;通过规范系统内部监督检查,查找下属单位领导班子在执行六大纪律上的宽松软行为;通过作风建设常态监督,查找被监督单位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纪法规上的乏力行为;通过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查找在各类权力实施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行为。多举措同发力,第一时间发现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做到早介入、早纠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避免形成“破窗效应”。同时加强回访跟进,看被约谈对象是否将谈话提醒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避免一谈了之,促进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切实守好监督执纪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该州纪委监委及时督促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坚持不折不扣落实好自治区关于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规定要求,并对被监督单位纪检干部规范运用“第一种形态”组织开展了工作培训,培训从谈话提醒、履职约谈、批评教育等处置方式的运用、实施主体的确定,工作流程的规范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提高被监督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质量效果,有效防止“第一种形态”流于形式。

“只有运用好‘第一种形态’,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早教育、早警示、早纠正,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实现管住大多数的目的。我们要发挥好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探头’作用,强化日常监督,抓早抓小,慎终如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挽救干部,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昌吉州纪委监委机关负责同志说。(昌吉州纪委监委  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