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历史栏目
  4. 工作动态
  5. 正文

玛纳斯:忆父亲 话家风

日期:2016-06-07 18:07:14
文章来源:纪委

  我的父亲至今已远离我们兄妹二十七年了,虽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的东西,但是对于什么是家训、什么是家风却永远铭刻在心,时时鞭策我走好人生的屡屡路程。

  我家是祖传兽医之家,父亲继承了爷爷的工作之后,从江苏省来到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三队落户。从我记事起,每天都会看到父亲坐在诊室里潜心钻研兽医学书,有时边看边画、边作笔记。父亲的临床技术非常精湛,在整个包家店镇口碑极佳,有时还被请到县兽医站做技术指导。父亲爱徒弟如子女,经常手把手指教,从不留半点私心,现包家店镇兽医站已退休的吕佩庆就是其中一个徒弟。父亲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有成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我慢慢长大了,也喜欢这门手艺。可父亲说“我家世代行医,只传男不传女,到我的下一代不能破规矩”。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正直无私、潜心钻研医书、勤奋进取、遵循家规的人。现在我也当了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刻苦钻研教材、爱生如子、教学成绩突出、主动承担年轻教师的授课指导,深得同行和家长的好评,这一切都归于我的父亲——人生第一个导师。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能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父亲能写一手好字,平时作学习笔记时,写正楷字,一丝不苟,方方正正。开处方时写行书,从牲畜的用药、剂量、用法、日期等,均书写规范,一目了然。对我们子女在学习上也严格要求把字写好。他说:“字是以后工作、学习的‘敲门砖’,把字写好了也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财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练就了一手好字,不管是钢笔字、粉笔字都在同事之上,得到大家的夸赞。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父亲一生总与诚信待人、扶贫济困分不开。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家生活也很拮据,就靠父亲看牲畜挣点钱维持家用,但我的父亲待上门看牲畜的人比我们都亲、都关心。父亲常年脚穿我母亲为他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身着补丁衣服,骑着一辆很旧的飞鸽自行车,走村串户为牲畜治病,不管多晚只要有人来找,父亲从不拒绝。有一次县城以北广东地乡马场湖村民家的牛难产,主人赶着马车来我家请父亲去接生,从包家店黑梁湾村到广东地马场湖村要几十公里,父亲背起药箱,不顾劳累,坐车连夜赶到接生地点,下午放学,我才看到疲惫的父亲回家,但脸上却笑容满面。有时逢吃饭的时候,有主人牵着牲畜来治病,父亲就赶紧招呼他们进来吃饭,却让我们躲在里屋,最后吃点残羹剩饭。有时候给牲畜看病的主人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医药费,父亲就免了还送药给他,屡屡如此,所以在包家店镇我父亲不但技术精湛,诚信待人,而且乐施好善,被人们称为“大善人”。现如今我哥哥也是一名兽医,父子相传,精神相继,深得广大村民赞誉。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风中。我的父亲平易近人,从小严格教育我们要礼仪待人,不管路头路尾,只要见了熟悉的人,无论年幼长者都要打招呼问好。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更要笑脸相迎,主动问好,拿凳让坐,端茶敬茶。有一次,乡文教干事韩其云来我家坐客,我因怕羞躲在房间没有出来打招呼,父亲看见了,毫不留情把我叫出来打招呼、敬茶。他常说“人前教子,才最受益”。后来在我的耳边常会听到很多人的夸奖,这个孩子真有修养,这一切都离不开父亲的熏陶。

  百善孝为先。我的爷爷、奶奶去逝的早,父亲就把所有的孝心给了外奶,因为外奶瘫痪在床已四年了,无论春夏秋冬,父亲不管工作再忙,一回家都要虚寒问暖陪老人说话,并且每天都给老人擦身、按摩,直到外奶去逝,身上从未长过褥疮。身教重于言教,九七年因丈夫意外去逝,孩子又小,母亲跟随我一起生活,每当看到母亲勤劳操持家务,满头的银发越来越多时,女儿我自觉亏欠母亲的太多,我要用孝心供奉母亲的余年。经过我十几年的精心照顾,母亲于2015年12月23日安祥离开人世,享年92岁。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今,看到我的家庭如此和谐,如此幸福,我更想念去逝的父亲。是他告诫我:做人要正直,诚实守信、工作要勤奋进取、生活要勤俭持家、对人要尊老爱幼,以礼相待。感谢父亲给我的家训,我会以您为镜子,将我家良好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单位:广东地乡学 作者:刘艳霞